2016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暑期培训班感想节选

本文发布于:
2016-08-14
来源:
天津市实验中学

当我走出清华大学校门之时,……这七天的时间却足够让我学到很多。

7月21日,当我在与之前一起参加清华生命学院的野外实习的七名英才计划同学分别十二日之后,我怀着对此次培训班的向往再次踏入了这熟悉却依然陌生的清华园。……

7月22日……上午八点,大家陆续来到位于医学科学楼的B323教室。清华的刘琼老师已经早早地在讲台上欢迎大家,教室内播放着悠扬的音乐,大屏幕上则是醒目的“CLS 2016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暑期培训班开营典礼”字样。……

九点半,施一公老师在大家的期待中出现在讲台上,……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施老师开始了他的讲座。施老师的讲座并不是我预想中的学术报告,而是一种介绍性质的演讲。施老师在三个小时的演讲中简单介绍了结构生物学,但更重要的是他向我们介绍了学习的目的与方法,而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施老师认为,科学的极致体现在结构中,包括宏观的宇宙天体与微观上的生命科学,而这两项均是我的兴趣所在。我从来没有细致地考虑过我的兴趣产生的原因,而施老师的一番话则把我相距甚远的两个兴趣紧紧地结合到了一块,现在我终于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会呆呆地面对星空发呆并试图弄清行星在天空中运动的方式;我也终于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会沉迷于分子的美妙结构并尝试着画出它们的立体结构。……

在一节主要介绍结构生物学的课后,施老师又用一节课的时间着重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人生经验。这节课上,我收获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并且解决了更多的疑惑,同时,我对未来有了更远大的目标。……

……

下午的课程则要更为专业,不过教授们仍然尽量通过形象而生动的方式为我们讲解专业知识。……

……晚上,经过一天活动的舍友们又亲近了许多,我们开始兴奋地讨论着今天施老师讲课的内容,随后话题就转到了施老师所提出的一些人类目前还没有解决的难题,一场声势浩大的辩论就此拉开帷幕,舍友们各抒己见,却并不能说服对方。最后,我们发现,无论我们的立论是什么,我们都在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辩论,也就是“人类该走向何方”,但是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我们的观点都十分片面,没有特别强的可行性,所以最后也没有一个结果。不过,我觉得英才计划的学生年纪轻轻就能够有如此深刻的思想,这确实不易。青年的思考是珍贵的,因为青年人没有社会的束缚,思想能够自由翱翔。我认为我们人类今后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我希望我们英才计划的学员将来都能够成为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领域做出贡献的人,成为中国未来的科研中坚力量。

之后的几天中,情况都大体相似,限于篇幅,就不再此详细叙述。虽然讲台上的教授在不断轮换,但不变的是台下同学们专注的目光。不过随着我们对为我们讲课的大学教授的进一步了解与熟悉,我们对提问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收获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教授们分享的学术论文中了解到了科学的最前沿,从他们讲述的科研项目设计中学到了更多的科研方法与思维方式,还从他们自身的科研经历中领悟到了科学家的精神,这些都是寻常的专业课程无法提供的。或许,这才是此次培训班的最终目的吧。

……

清华官方的晚会则在25号晚上举办,……晚会结束后,我们又一起向刚刚经历过高考的新大一的两位学姐取经,希望能够得到一些以后高中生活的指导。在这之后,我们又多了学长这一条获得知识与经验的道路——比起教授,与我们年龄差更小的学长学姐能够通过更加生动的方式对我们的问题做出解答,做到与教授的讲课方式互补,从而使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短短的六天时光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结业典礼上,李海涛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分享了他自身对生命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看法。……最后,李教授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今天你们领到的证书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的确,真正的科研没有尽头,而我们则会不畏艰难尽力研究下去。

最后,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举办的2016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暑期培训班。在此,我要衷心感谢举办此次活动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感谢组织我们参加此次活动的中国科协;感谢培养我的南开大学以及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吴卫辉教授及其团队;感谢负责此次活动的各位老师;感谢为我们讲课的各位老师;感谢在活动期间照顾我们的清华大学的志愿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长、学姐;感谢支持我此次活动的父母与中学老师;其中,尤其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的刘琼老师,两次在清华组织的活动中她都作为我们的负责老师而操碎了心;特别感谢每天能够伴我早起的舍友们;特别感谢我们宿舍的楼长;特别感谢我们宿舍楼的保安,是他们的辛勤守护才造就宿舍内安心;最后还要特别感谢一起参加培训班的所有同学,我们有缘相会于清华,必将联起手来创造人类未来的辉煌。